这是一小时爸爸央视315系列深入阅读的第3篇,如果你也想了解之前的《这次信央视,远离激光笔》和《恐怖的有毒橡皮?!》,请关注“一小时爸爸”或 ID(hrdaddy),发送“315”获得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爸爸(含妈妈)阅读315系列文章后将得到:玩具技能+1,儿童营养技能+2,文具技能+1,安心指数+2。
化学家先回答一下热心粉丝关于昨天文章的一个问题:
Q:家里已经买了的黑白橡皮在太阳下面晒几天就好吗?
A:首先,居然还有黑白橡皮这种东西觉得好惊讶。其次,橡皮晒多了会变质,而且内部的增塑剂也需要时间慢慢才能扩散出来,所以晒其实也没啥太多好处,让孩子不用的时候不要拿着鼻子闻嘴里啃就好了。
CCAV又AV了。“据央视报道,婴幼儿吃的鱼肝油是药,过量补充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但是,鱼肝油是药吗?反正在美国的超市里,鱼肝油可不是当药卖的,肯定算不上处方药,也算不上非处方药OTC,也就是靠近食品的营养补充剂,自己吃多少自己做主。综合维生素补充剂——著名的LilCritters小熊糖也是食品啊,没人把它当药品。水喝多了也会中毒的,能怪自来水厂吗?
我们当爹妈的小时候可也没少吃,我自己相当不喜欢那味道,惨痛的儿童记忆。但是,某人当年特别喜欢。吃鱼肝油的主要目的是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至于Omega-3不饱和酸是后来的概念。那么,央视所谓的过量到底怎么算过量呢?或者,现在吃鱼肝油的孩子是不是有过量的危险呢?
一般的鱼肝油指的是Cod liver oil,也就是鳕鱼的鱼肝油。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15毫升(大约13.6克)纯鱼肝油中含4080微克的维生素A和34微克的维生素D。推荐的每日摄取量分别是900微克(成年男性,700微克成年女性)和15微克,而上限是每天3000微克和100微克。对于0-3岁的孩子来说,维生素A每日摄取上限是600微克(2000 IU)[1],维生素D每日摄取上限是10微克(400 IU,0-1岁)和15微克(600 IU 1岁以上和成年相同)[2]。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微克和“IU”单位之间换算并不一致,没错,换算比是和具体维生素种类相关。
当然,日常饮食也会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D。以维生素D为例,加拿大法律要求牛奶里需要添加维生素D,以防止摄取不足。浓度是35-40 IU/100毫升,也就是说,每天喝1升半的牛奶才能达到上限,显然这会很撑。而且这个上限和有毒性的摄取量还有相当远的差距。所谓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的“过量补充”,其实没那么容易达到,除非不按照用量说明每天嗑掉很多鱼肝油。那估计首先和我小时候一样造成倒胃口的伤害。换成饭量来看,就是小朋友如果一天吃了130个鸡蛋或者和自己一样重的牛奶就可能会维生素中毒了。
如果你还是觉得需要一个服用指南才能安心,那么以维生素D为例,美国儿科协会的给出的建议是这样的[3]:
1. 所有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应该补充400 IU的维生素D,从刚出生开始就可以开始补充;
2. 所有非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每天喝的配方奶不到32盎司(约900毫升),那么也需要摄入400IU的维生素D(所以可以看出他们的标准也不太care多摄入一些维生素);
3. 青少年已经可以从日常饮食中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不需要再补充了;
4. 如果孩子本身患有因服药或慢性病造成的维生素D缺乏症,应根据医嘱补充维生素D。
最后对比一下美国国家医学院 Instituteof Medicine (IOM)提出的正常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摄入量、摄入上限和我们市面上比较多用的伊可新等鱼肝油产品的维生素含量,大家就会发现不需要太担心,如果把宝宝吃到维生素中毒的地步,先中毒的会是你的钱包。
[1]http://ods.od.nih.gov/factsheets/VitaminA-HealthProfessional/
[2]http://ods.od.nih.gov/factsheets/VitaminD-HealthProfessional/
[3]http://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y-living/nutrition/pages/Vitamin-D-On-the-Double.aspx